塔吉克族
塔吉克族 有人口33538人。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少数散居在该县以东的莎车、泽普、叶城、皮山等塔里木盆地西部边缘地区。
塔吉克人在帕米尔高原生息,千百年来几经兴哀,一直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历史上用过波斯文,现在通用维吾尔文。但他们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有民歌、叙事诗、民间故事、传说等优美动人的民间文学在塔吉克人民群众中传诵着。这些口头文学语言幽默,妙趣横生,很受人欢迎,表现了塔吉克人的生产生活斗争和爱憎感情,表现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美好的情操,具有现实意义和浪漫色彩,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塔吉克族主要聚居的塔什库尔干,地处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东部。境内群山耸立,南有海拔8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北有海拔7546米的号称“冰山之父” 的慕士塔格峰,终年积雪,冰川高悬,险峻奇丽,仪态 万千。雪岭冰峰之下的河流两岸谷地,既有连绵成片的草原,也有可供稼穑的土地。自强不息的塔吉克人民就生活在这里。
“塔吉克”是本民族的自称。早在公元前的先秦时代,塔吉克族先民就已经是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这块土地上的主人。从公元前二世纪起,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通,这里便成了东西丝路的孔道。数千年来,塔吉克人不断吸收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创造了自己颇具特色的历史与文明。
塔吉克族有自己的语言,普遍使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过着半定居半游牧的生活。
塔吉克人性格坚韧、豪放。在塔吉克古老的传说中,鹰是英雄的象征。牧民们最喜欢吹的是用鹰翅骨做的 短笛“那艺”。最出色的舞姿以模拟雄鹰翱翔为特色。塔吉克族还以善骑著称。刁羊、“挂波齐”(马球)等马上游戏竞技,都是塔吉克人最喜爱的群众体育、娱乐活动。
塔吉克族是公元前操伊朗语的诸部落和后来从帕米尔西部、南迁至塔什库尔干一带的塔吉克人融合而成。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通用维吾尔文。信仰伊斯兰教。塔吉克族所使用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帕米尔语支。是我国唯一说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塔吉克族的语言可分为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瓦罕塔吉克语两种方言。文字方面,塔吉克族在本世纪30年代中期以前使用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国塔吉克族所使用的文字,但没有被普及。现在使用的是维吾尔族语言文字。文学方面塔吉克族有着一批蜚声文坛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对后来的塔吉克书面文学产生了久远的影响。他们的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民族特色浓郁。著名的作品有《雪的神话》、《慕士塔格冰山的传说》、《开不败的玫瑰花》、《水晶石》、《尼格尔与麦吉侬》等等。
塔吉克族的乐曲很丰富,有歌舞曲、弹唱曲、情歌、哀悼曲、宗教歌曲、刁羊乐曲等等。歌曲大都为山歌体,有固定的韵律,多数为7声音阶。其乐器有多种,其中鹰笛被视为塔吉克音乐的象征。还有两种独有的乐器,一是莱布甫,一六弦弹拨乐器,另一种是巴郎孜阔木,九根琴弦。
塔吉克族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住正方形平顶木石结构房屋,夏季放牧时使用毡房。喜食酥油、酸奶和奶茶。塔吉克族能歌善舞,民间口头文学和工艺美术丰富多采。
习俗
塔吉克族重礼节,热情好客。对来访的宾客或要求投宿的过路人,不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欢迎,竭诚款待。通常是要选一只肥美的羊羔呈送到客人面前,若客人满意,才牵出去宰杀、烹煮。用餐时,主人先敬客人一碗羊肉汤,再端上大盘的“手扒羊肉”。客人若先从盘中取一块献给忙碌的女主人,主人将更加高兴。接着,主人要先将羊头献给席间最尊贵的客人,待客人割下一块肉时,再把夹着羊尾油的羊肝分别献给各位客人,以示敬重。之后,大家开始蘸盐水吃肉。为增添席间的欢乐气氛,青年人要竞相比赛折羊骨,即用双手握住油滑的羊腿骨轮流用力折。这是技巧和力气的较量,折断者受到大家热烈地称赞。
节庆
塔吉克族信仰伊斯兰教,许多民族节日皆与宗教有关,传统的"巴罗提"节即是其中之一。"巴罗提"一般在伊斯兰历每年8月的头两天举行。由于节日之夜家家都点一种特制灯烛,故称之为灯节。
节日前夕,每家都要自做多支小灯烛和一支特大的灯烛。节日之夜,全家人围坐在炕上,中间摆放着一个供插灯烛用的沙盘。这时,家长按辈份和年龄高低呼叫每个人的名字,叫一个答应一个,并在应者面前插一支点燃的灯烛,以示吉祥,全家人的灯烛都点亮后,各自伸出双手在自己名下的灯烛上烤一下,再作祈祷,愿真主降福保佑平安。仪式结束,阖家大小在灯光下共享丰盛的佳肴。接着,便把家中扎好的那支最大的灯烛火把点燃后插到屋顶上,全家人要出来肃立屋前,默默祈颂。与此同时,各家门前要点火堆驱邪。青少年们则在烛光下、火堆前欢歌跳舞,尽情戏耍,彻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