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揽漕运千年史,田中师笔绘文心——高一年级教师淮安文化寻踪之旅
千年漕运通南北 一脉文华贯古今
3月22日,盐城市田家炳中学高一全体教师在分管校长宋钢、年级主任徐岳俊的带领下,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以“魅力淮安,携手同行”为主题,串联起淮安府署的肃穆庄重、漕运文明的恢弘印记与河下古镇的烟火诗意。教师们暂别讲台,化身文化探索者,在淮安的山水人文中寻根问道,以诗为引,以史为鉴,共绘团队协作的崭新篇章。
府署森严明镜悬 清风两袖话师廉
晨光初露,研学首站便踏入淮安府署——这座江淮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官署建筑群。朱门青瓦间,飞檐斗拱肃然矗立,六百年岁月在雕花照壁与青石甬道上悄然沉淀。府署正堂内,“明镜高悬”匾额下,教师们通过“公堂断案”,沉浸式体验古代廉政司法的智慧,廉政文化长廊的《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更与当代师德建设遥相呼应。肃穆的楹联、庄严的戒碑,令众人深切感悟:“为师者当以史为镜,身正为范。”
漕船破浪连京冀 号子铿锵动楚天
中国漕运博物馆内,千年运河的壮阔史诗徐徐展开。巨型漕运沙盘上,灯光勾勒出京杭大运河的蜿蜒脉络,千帆竞发、漕船络绎的盛景恍若眼前。多媒体展厅内,漕工号子的粗犷韵律穿透时空,《起锚歌》的铿锵节奏与运河波涛声交织,再现“天下粮仓”的辉煌岁月。教师们驻足于漕船模型前,凝视锈迹斑斑的船锚与泛黄的漕运文书,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纪录片《千年漕运》以沉浸式影像展现淮安枢纽地位,当画面定格在清代漕运总督署遗址时,众人慨叹:“课本中的‘南粮北运’,原是脚下土地书写的历史长卷。”
青石巷深藏旧事 炊烟袅袅话沧桑
午后漫步河下古镇,明清徽派建筑群鳞次栉比,青石板路蜿蜒如线,串起飞檐翘角与斑驳马头墙。估衣街的砖雕门楼上,“盐商票号”的匾额依稀可辨;花巷深处,古井栏圈刻着“道光三年”的岁月留痕。运河畔的百年老店“文楼”内的淮扬美食更蕴藏运河儿女的匠心。教师们凭栏远眺,运河碧波与古镇炊烟相映,历史课本中的“漕运重镇”在此刻鲜活如画。
归程满载诗千首 再育桃李沐春风
夕阳为运河镀上金边,大巴载着文化浸润的收获踏上归途。教师们回望府署的肃穆、博物馆的壮阔、古镇的烟火,深感此行不仅是历史的触摸,更是一场精神的淬炼。淮安的人文古韵如运河之水,悄然汇入教育的热忱之中。“当三尺讲台遇见千年文脉,教育的根便深扎于文化的土壤。”这场研学之旅,终将以文化的薪火,照亮未来育人的漫漫长路。